笔者本人于 2025 年 7 月参加了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(以下简称 NAIST)的修士入学考试并合格,并决定于 2026 年 4 月入学。将本人各种经过记录如下以便后来人参考。 日本修考情报较为封闭,且合格与否更多的是看信息收集能力与运气,笔者的经历也仅代表本年度考试,但希望能为后来者多些参考。 本人背景 首先,选择主攻 NAIST 的理由很简单,我对自己的面试时的语言能力较有自信,但不善于做题。且背景相对于许多大佬较弱。NAIST 是综合考虑下来的最佳选择。 本科:国内双非全日制专升本 软件工程专业, GPA 2.95/4.0 日语:JLPT N2 121 (近乎裸考),来日后听力口语能力较强,使用日语交流日常会话无障碍,...
我现在把自用的电脑换成了 Thinkbook 14+ 2024 Intel 款。从 2018 年到现在,技术还是有进步的,一些新特性也算是享受到了。能 Type-C 供电,还有 OcuLink 外接显卡。续航也说得过去。整体来说比较满意。 那之前的 XPS 怎么办呢?8 代 i7 性能并不差,32G 内存实际跟我这台新电脑一样大,SSD 虽然被我拆出来装到了新电脑上,但我也又找了一块旧的 512GB SSD 给他装了回去。 从去年开始,我人已经去了日本。明年 4 月要去新地方上学了。(那边的考试体验记之后会写的,再等等) 随着家里的 HomeLab 闲置下来,我需要一个新的主机充当我的 HomeLab。我立马想到用这台旧的 XPS ...
TL;DR 这篇文章描述了不引入任何第三方库,只使用 Spring Security 及其配套组件实现 JWT 认证的模式。能够带来如下优势。 更通用,且无第三方库引入,可简单跟随 Spring Boot 大版本更新。 扩展性强,可作为单体应用使用,也可与每个微服务简单继承,后续更可简单修改配置即可兼容 OAuth2 与 OIDC,也可将登录模块扩展成单独服务。 Intro 这是不一定会有下一篇文章的第一篇。 JWT Authentication 是目前微服务时代常用的用户认证方式。由于 12 factors 建议 Web 服务应是无状态的,因此用户认证若使用 Session 则需要在其他持久化存储中维护状态。...
我这台 XPS 15 已经陪伴我 3 年多有余了,配置是 i7 8750h + 16GB + 512 GB + 4K Touch 的次顶配版,当时在 Mac 和这台 PC 之间犹豫了很久,最终选择了相信 PC。尽管在 Windows 高分屏优化依托答辩之后,最终还是装了 Hackintosh,之后发现这台电脑配合 macOS 的体验极好,并且这台电脑对 Linux 的支持也非常好。这台电脑毕竟是轻薄本类型,而且搭载了一块标压 CPU,加上一块低压的 1050 Ti GPU,发热问题一直是大难题,在长期使用过后,硅脂大约也早该失效了,现在散热问题已经严重到了不敢让 GPU 工作的地步,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了。